管理之道:管人,管事,管好自己

管理之道:管人,管事,管好自己

彼得·德鲁克说:每个人都以卓有成效作为最高工作标准,一群平凡的人,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。

卓有成效,可以理解把三个方面做到极致,即管人、管事、管自己。 管理者的水平,取决于用人能力;管理者的效率,取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;管理者的高度,是从管理者跃迁到领导者。这三者,每一个环节,也许都不可或缺。

管人,是人尽其才,发挥每个员工的最大优势。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创业的时候,作为CEO,特别地重视人才。他说:“每当想放低人才要求的时候,我就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往低走而要往高走,我们要做得出彩,而不是完成事情。尤其在早期,核心几个人的能力、素质、态度是最关键的。”人才的密度和质量,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上限。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,就是用人的能力。用人的核心,在于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。用人所长,指用放大镜去看他人的优点,而不是看他人的缺点。因为每一个员工都渴望获得成长,获得进步。只要能激发他的潜力,便会发现,短时间内,他的创造力,想象力,工作的热情动力,也是成倍地提升。因此,用人所长,天下无不可用之人。用人所短,天下无可用之人。真正优秀的管理者,具备一定的格局和胸怀,发挥他人的优势,接纳别人的缺点。因而能用好身边的所有人,把每一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,形成一个强大有向心力的组织。管理的第一个核心,是管人。一旦用人的问题解决了,就能让中层有所作为,让基层尽职尽责,上下都能发挥自身潜能。

管事,是理清头绪,提升效率,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。

稻盛先生说:“把事情看得越简单,就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,也就是说,越接近真理。我认为,不管在企业、财界还是政界,凡身居领导之位者,皆有‘化繁为简’的先天才能。这是成为领导的必要条件。”化繁为简的背后,是探究本源,探究本质。大道至简,许多事情并不复杂,回归问题的本质,回归问题的源头,是最简单也是最高效的做法。但是,越是聪明的人,越是学识渊博的人,越是不愿意按照常规的节奏,忽视那些简单重要的规律。比如说,厚积薄发,量变引起质变,是最朴素的道理。可是太多人喜欢走捷径,用复杂的手段去做事,最后却偏离了正确轨道。企业经营也是如此,拿利润来说,即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,简单清晰,指明方向。化繁为简,有两点特别重要:一个是把原理、原则作为标准去做事;另外一个是心纯见真,清澈如明镜,无纷乱杂念,用近乎直觉的分析能力 ,把握本质。有了管事的能力,便可以高效地完成事情,拿到好的结果,向卓越成效的管理者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。

管好自己管好自己,需要克服人性,克服惰性,其实是最难的。

曾看到这样的观点: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,若是纵容本性,就会在不断满足自我享受的过程中,慢慢毁掉自己的前途。自律不易,堕落却很容易。真正的高手,都有极高的克己能力,战胜安逸,战胜嫉妒,战胜人性中不好的一面,保留光明的部分。对于管理者来说,管理自己,远比管理他人更加困难。管理自己,是要以身作则。要做正确的判断,要公平地看待他人,不能夹带私货,要纠正自己的偏知偏见,避免情绪化,敢于承担责任,不甩锅。以身作则,不是影响他人的重要手段,而是唯一手段。管理者自身端正,员工会自动把事情办好。如果自身不端正,就算用制度约束,效果也不会很好。以身作则,需要高度的自律支持,需要不断精进,持续学习,自查自省。真正的自律不是逆着人性,而是顺从人性。阳明心学中讲:“人须有为己之心,方能克己;能克己,方能成己。”所以,管好自己,需要有一颗为己之心。你所有的自律,并非是为了他人,为了利益,深层次的逻辑,是为了追求自我完善,找到根源处的向上动力。管人、管事、管自己。最后一步,管好自己,是关键性的蜕变。成果是自我实现的前提。真正高水平的管理者,不是只会管理人,而是把自己当作一面旗帜,做员工的引领者。

启发:

1.管人:重视人才,提高用人标准,聚焦核心人才。激发员工善意潜能,用人所长,依员工优势安排岗位,提升团队凝聚力。

2.管事:秉持化繁为简原则,探究事物本质,按原理原则做事。保持内心纯净,运用良知把握本质,提升效率,确保方向正确。

3.管自己:管理者要克服人性弱点,自律自省。树立为己利人之心,追求自我完善,公正处事、勇于担责,引领员工。

相关推荐

光遇墓土先祖位置图解 墓土动作全收集图文攻略
win11微软输入法为什么没记忆?如何恢复记忆功能?
window10-msde安装教程(含安装文件)详细介绍